附近200米约爱电话_微信400快餐_500元四个小时快餐不限次数

乡村振兴工程

特色农业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作者:社会教育学院 时间:2024-11-27 09:01

 


近年来,铜山区立足实际,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总目标,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走深走实。

走进贺庄村沙瓤番茄种植大棚,胖乎乎的番茄挂在绿色的藤蔓上,村民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随后发往周边农产品集散地。记者随手掰开一个番茄,就能看见绵密的沙瓤,一口咬下去,沙质的果肉入口即化,酸甜过瘾。当下,贺庄村100余亩沙瓤番茄已进入采摘期,亩产1.5万斤左右,一亩地效益可达4.5万元左右,小小西红柿映出乡村振兴别样红。

近年来,铜山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乡村振兴各项部署,紧抓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试点创建机遇,在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强村富民等方面加强探索实践,形成了具有铜山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1-9月,全区蔬菜播种面积45万亩,总产200万吨,生猪出栏量63.73万头,位居全市第一,扛稳了全区的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三大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96.9%,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0.1%,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达73.4%,均居全省前列。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美丽一夏”集中整治行动,构建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农村水体管理、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四个体系”,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成效,集中整治小微水体22.11公里,夏季实现秸秆离田25.4万亩。12个镇村开展市场化保洁试点,新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12个,成功创建13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美丽乡村绘出“新图景”。农业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建设迸发活力,大力发展种苗繁育,围绕五环路东南段沿线引进蔬菜种苗研发繁育项目,逐步形成五环路种苗全产业链功能带。大力加快数字农业建设,推进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数字化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形成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智能农业体系,全区农业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达到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