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对各学院的业务培训和指导,推进学分银行建设与社会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7月22日至23日,学分银行建设与社会教育业务培训会在宜兴顺利召开。江苏省教育厅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社会教育处处长吴胜东,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贵友,党委常委、副校长杭祝洪出席本次会议。学校各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副院长、系主任、教师代表和社会教育处、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等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社会教育处处长、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主任张璇主持。
杭祝洪在致辞中对培训人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向省教育厅长期以来对学分银行、社区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学分银行实现了不同教育形式之间和各类学习成果之间的相互转换,为社区教育发展、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学习立交桥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发展社会教育不仅是连接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桥梁,也是开放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责。经过十年的探索,学校的社会教育逐步形成了“目标聚焦、体系聚集、资源聚拢、模式聚合”的“四聚”服务模式。他期望,通过本次培训,能够更好地帮助各学院理解和运用学分银行平台,以积极参与学分银行建设为抓手,统筹协调学院所承担的开放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更全面更适切的服务。
吴胜东充分肯定了江苏开放大学在五级社区教育体系建设、扩大老年教育覆盖率和参与率、搭建学分银行和江苏学习在线数字化平台、培育专兼职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成效。他强调,社会教育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是建设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必须推进的一项工作,也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省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新时期新发展阶段,开放大学应进一步发挥主力军及引领者作用,做好社会教育教育教学、课程建设、师资培训、理论研究、政策咨询的服务指导,成为社会教育优质资源的建设者、教学创新的实践者、师资队伍的培育者、数字转型的推动者以及理论实践的研究者。
会上,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副主任尔宝库立足学校学分银行业务,围绕学分银行功能、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制度、开放教育学习成果转换情况及后期主要工作等方面汇报了学分银行建设工作。社会教育处处长、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主任张璇从社区教育的基本认识出发,总结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建设情况,倡导学院参与跨界多元协作,开展院社结对打造社区教育共同体。与会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对学院学分银行建设和社区教育业务中遇到的问题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
会后,与会人员还前往宜兴市丁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现场学习了“一学院一社区”结对工作,实地调研了省级优质化项目“红岭茶旅文化研学”基地建设。